根据医学研究,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饮食平衡;(2)适度运动;(3)睡眠作息;(4)烟酒等上瘾行为;(5)心理健康。
所谓“上医治未病”。作为患者的首诊医生,基层医生既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也是其健康生活的指导者,不仅要对症治病,也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
(一)什么是心身疾病
狭义地讲,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广义地讲,除了传染病和外伤,几乎所有的身体疾病都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近年来,心身疾病的范围跨越了身体的各个系统,多为慢性病,需要长期、连续的治疗。医院的专科医疗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而基层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长期连续的照顾式服务,这种模式更适合慢性病的管理,有利于心身疾病的诊治与康复。基层医生面对的诊疗人群相对是固定的,便于了解每个人的整体情况,这是基层医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慢病管理中融入心理干预,做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及时转诊,这些定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建立医生自身的良好口碑。
我们参考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制定的心身疾病分类,对身体各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及各种症状列举如下。
.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牛皮癣、慢性荨麻症、慢性湿疹等。
2.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
3.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等。
4.心血管系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原发性高血压或低血压等。
5.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
6.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原发性痛经、功能性不孕症。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低血糖。
8.神经系统: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
9.耳鼻喉科:咽易感症(喉部异物感)。
0.眼科:原发性青光眼、弱视等。
.口腔科: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等。
2.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癌症和肥胖症等。
(二)导致心身疾病的心理因素
在我国古代的医书中,有许多关于心理因素导致身体疾病的探讨。例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对于如何调节这些心理因素,医书中说:“怒制思、思制恐、恐制喜、喜制悲、悲制怒。”这些论述在今天来看仍有一定的道理。根据现代心理学和医学的研究,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类。
.外在压力和生活事件。来自工作、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经济、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压力,亲人离世、离婚、失恋、职业变化、夫妻不和、生活环境改变等生活事件,以及天灾人祸,都会使人心理失衡,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各器官的正常运作,导致身体疾病。应引导当事人学会给自己放松减压,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
2.缺少社会支持。一个人得不到来自家庭或亲戚朋友的关心和支持,遇到生活困难没有人帮忙,遇到烦心事无处诉说,不但内心孤独无依,而且更容易生病。近些年,许多农民进城打工,许多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都缺乏社会支持。对这样的当事人,我们可以和他讨论身边的人际资源,哪些人在他困难时可以向他提供帮助,哪些人可以平时一起聊天、娱乐、相互陪伴。无论是来自家人、朋友、邻居还是村委干部的关心与支持,对其心身健康都是有益的。医生自己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给予对方一些关心和慰问。
3.负性情绪。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担忧、恐慌、抑郁、悲哀、愤怒、敌意这些负性情绪中,人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作为医生,应向当事人普及相关知识,告知其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中的危害,并普及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
4.过度思虑。过度思虑会损害大脑,耗竭身体能量,使身体虚弱,引发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的会引发过劳死。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要注意休息,增加体育锻炼。
5.性格特征。乐观开朗、从容不迫、工作有条理、生活态度轻松愉快的人(即B型性格者)容易保持身体健康。而以下各种性格类型的人容易患上相关疾病。
()A型性格。这种性格类型由美国著名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提出。其基本特点是争强好胜、雄心勃勃,醉心于工作,缺乏耐心,易紧张和冲动,经常感到时间紧迫,容易产生敌意。这类人易患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遇到这类患者,医生应帮助患者学会放松,缓解焦虑,降低过高的自我期待,学会享受生活。
(2)C型性格。这种类型的基本性格特点是内向、逆来顺受,但怒气难消,闷在心里不善于表达,容易抑郁。这类人容易患癌症(C是英文中癌症的第一个字母)。遇到这类患者,可以多鼓励他倾诉表达。
(3)D型性格。这种性格类型由比利时心理学家德诺列特提出,其特征是沉默寡言,待人冷淡,性格孤僻,爱独处;缺乏自信心,有不安全感,情感消极,易忧伤、焦虑。这类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遇到这类患者,可劝其适度参加人际交往,平时要想开一点,不要老沉浸在自己的负性情绪中。
京东有售徐凯文柳智宇宋彦
人民邮电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