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吴高歌著论何曾让阮康从沈曾植碑帖跋文看其
TUhjnbcbe - 2022/1/31 9:15:00

沈曾植(—),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等。蒙元史地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同光体”诗人,朴学大师。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广信、南昌府知府,督粮、盐法等道、按察使、安徽提学使、布*使,并一度护理皖抚。年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沈曾植书法以草书著称,取法广泛,熔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碑、帖并治,尤得力于“二爨”,影响了于右任、马一浮、谢无量、吕凤子、王秋湄、罗复堪、王蘧常等书家。王观堂先生之《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誉其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第一人”,其学识之渊博、识见之雄伟足见一斑矣。沈曾植著述甚丰,金石书法方面有《寐叟题跋》《海日楼札丛》等,于后世影响甚巨。

沈曾植行书沁园春·奉送瑞安公出都手稿

著论何曾让阮康——从沈曾植碑帖跋文看其书学观吴高歌

碑学思潮的兴起与演变无疑是清代中晚期书学发展中最值得留意的现象。阮元、包世臣、何绍基、康有为诸人莫不以其鲜明的碑学观念而为书学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高歌著论何曾让阮康从沈曾植碑帖跋文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