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1月科学流言榜权威解读桶装水开封三
TUhjnbcbe - 2021/9/24 1:37:00
蝌蚪五线谱

#微博辟谣#又来啦[群体围观[群体围观]~~权威辟谣,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上当?

年11月科学流言榜权威发布!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1、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

?流言

近日一新闻中,"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两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却在节骨眼上担心骨髓移植影响自己身体健康,放弃了给妹妹捐献骨髓。

?真相

白血病,亦称作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使正常造血受到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对于白血病,骨髓移植是终极解决方案。对成年人来说,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内,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真的要对骨髓下手,用针做骨髓穿刺,从捐献者体内,抽取一部分骨髓。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开始从外周血中筛选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使“骨髓移植”变得简单易行、风险大为降低。

现在的骨髓捐献,分为三个步骤:

1.由于外周血内的造血干细胞比较少,需要给捐献者打“动员针”,让捐献者的外周血,在短时间内生成足够数量的干细胞;

2.对患者进行一次彻底的全身治疗,杀死患者体内所有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都杀光了,也就意味着患者失去了基本的免疫能力,所以,必须把患者移到无菌治疗舱内;

3.捐献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步跟无偿献血差不多,抽取捐献者体内的血液,从中筛选出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实际上,“骨髓移植”对于捐献者来说,只有打“动员针”和抽血两个环节,抽血大家都经历过,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那打“动员针”会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吗?

“动员针”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这种物质在人体内本来就有,对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体外实验中,有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表面存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受体,这可能提示,二者存在关联。幸运的是,不管是体内实验还是长期随访,至今都没有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导致肿瘤的例子。“动员针”的短期不良反应,包括低热、乏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药后就会自行缓解。所以总体来说,通过打“动员针”的方式进行骨髓移植,对捐献者来说危害很小。

2、桶装水开封三天,细菌含量远超过自来水?

?流言

桶装矿泉水开封3天后,所含细菌比自来水里的还要多得多,是典型的危险水。

?真相

此前有多家权威检验机构以及媒体都做过桶装水细菌检测的实验。实验方法是将开封后不同时间的桶装水样本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内,再将这些培养皿放入35度恒温的孵化箱中,定时进行细菌检测。其中,医院的实验结果如下:

这家检验机构同时对新鲜的自来水进行细菌检测,每毫升菌落数仅为1个。仅从数据中看,即使排除饮水机的污染,直接测量桶装水本身,开封三天后,细菌含量远超过自来水的菌落总量。

上海市地质学会矿泉水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上海市天然矿泉水技术鉴定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牛晓英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约有个细菌,桶装水开封后,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会有细菌了。但这并不能说明桶装水不能再喝了,也不能说明桶装水出现了质量问题。

其实,细菌只是一个统称,它们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即致病菌)和对人体既无益也无害的菌。人类体内、体表以及呼吸的空气中都是有菌的,人们生活在有菌的环境中,自身也有抵抗细菌的免疫能力;除致病菌外,其他细菌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水能不能喝的标准,目前很多国家已不检测饮用水的菌落总数,转而

1
查看完整版本: 11月科学流言榜权威解读桶装水开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