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养生小暑会养生,百病不缠身
TUhjnbcbe - 2021/8/21 15:25:00
白癜风可治愈吗 http://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7月22日,将迎来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通纬》曰:“六月中,小大暑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大暑,正值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且大暑在农历六月,而六月中医又称长夏,湿为长夏主气。这时湿、热之邪达到一年最高峰。俗话说:一岁难过关,唯有三伏天,因此大暑时节养生非常有必要。

一、大暑三候

“大暑至,万物荣华”,大暑虽热,却是万物生长最繁盛的时节。相当于一天中下午两点钟,虚一点的人,正是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

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飞出芳草,溜进山中玩耍去了;

二候土润溽暑:天气闷热,连泥土都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种郁蒸的热天是最难过的。

三候大雨时行:因为极度炎热,所以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这是向立秋的过渡。

二、大暑养生

督脉灸大暑时间:年7月22日

对应:大椎至腰俞

大暑遇上中伏,正值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总督诸阳之功,膀胱经主升发人体阳气,而艾为纯阳之物,故在此时做督脉灸,使阳气作用于人体经络气血,能最大限度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驱寒逐湿,达到冬病夏治的结果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暑养生

1.饮食

《*帝内经》中,今年大暑后的气运是: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四之气的高温和降水使得湿热蒸腾相搏,湿气不易消散。湿热气候,脾胃为土,不利于脾胃。脾胃受困,就会表现为食欲不振,胸闷腹胀,困倦乏力等。

另一方面,大暑正值长夏,和夏季不同,长夏是脾胃主的时令,也是脾胃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当然长夏也是脾胃保健的*金时期。比如很多病根都是三伏天落下的,身边有人觉得天气热,爱吃生冷,又不加节制,久而久之造成了胃寒,这些人夏天一过,总是胃痛消化不好,还找不到原因,其实这就是落下的病根。所以,如果错过了初伏,就不可再错过大暑中伏调理的好时节。

2.饮水

水也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由于天气炎热,人体的水分蒸发消耗过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平时喝开水最好,也可以饮用绿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药茶,出汗的较多的饮用糖盐水、茶水等,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

三、大暑运动

1.预防中暑

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或者从事体力劳动。

2.预防情绪中暑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3.运动量不宜大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也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项目。

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人员简介

刘亚绒中医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医近二十年,擅长应用中医方法治疗妇科痛经、带下病、不孕症、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和慢性胃肠炎、慢性胆囊炎,并针药结合治疗斑秃、肥胖症等;对于痤疮、*褐斑以及小儿咳喘、消化不良等疾病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翟璐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师从浙江省名中医王真教授陕西省保健协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系咳喘疾病、胃肠病、妇科、小儿病等,对慢性咳嗽、哮喘、支扩、慢性阻塞性肺病、月经失调、带下及消化功能失调、脱发、肥胖等疾病效果显著。

鲁攀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师从四川省名中医李明权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结石、水肿、虚劳等肾脏疾病。对咽炎、慢性咳嗽、小儿咳嗽及消化不良、妇科病、脾胃病、胆囊炎及脱发等疾病也有独到的见解及显著的疗效。

李丰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师从国医大师夏桂成传人任青玲主任。擅长用夏氏补肾调周法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乳腺增生,带下病,外阴白斑,产后病等妇科疾病,以及对复发性流产,胚停及辅助生殖周期的中药干预,同时对肺系咳喘疾病,脾胃病,男科病,中医美容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曹云云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师从辽医院赵刚教授。擅长运用中医治疗水肿、虚劳、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肾脏疾病。同时对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显著临床疗效。

李娜治疗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针灸协会委员,擅长针灸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肥胖症、失眠、痛经、月经不调、脾胃病证、便秘、慢性腹泻、斑秃、脱发、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常见病、多发病。

西安医院医院

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科室简介

西安交大一附院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人才梯队合理,业务素质过硬。是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代表性传承人王凯主任为学科带头人,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一级科室。拥有先进的诊疗设施,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1人,医师7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针推、按摩治疗师4人,汇聚了擅长治疗肿瘤放化疗术后、脾胃病、肺病、心脑血管病、儿科、妇科、皮肤科病等各专业的优秀中医师。科室拥有四诊分析仪、中药灌肠机、水疗床、湿热敷等先进的治疗设备。临床中既能突出中医药特色,又能体现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针药并用。科室治疗方法丰富,开展了中医治未病、中草药、针刺、艾灸、耳穴、拔罐、颊针、腹针、头皮针、推拿按摩、正骨、中医减肥等特色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养生小暑会养生,百病不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