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烦人的斑秃,应该怎么辩证论治呢
TUhjnbcbe - 2021/7/8 8:41:00

前几天在聊城市场店里有个店员问我斑秃的问题,当时由于时间问题没有见到本人,我查阅了一下资料,今天对于斑秃的原因、分类、以及治疗方法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他有所帮助!

斑秃是以头皮部毛发突然发生圆形、椭圆形斑块状脱落,局部皮肤正常,无炎症、瘢痕和鳞屑,无自觉症状为临床表现的疾病,俗称“鬼剃头”、“圆秃”。本病以青年人多见。西医学认为,该病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精神因素也是诱发及促进本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为血之余,《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肾气盛,齿更发长”《金匮要略》曰“夫失精家发落”由此可见发与血肾精有关。肝藏血。精血足,毛发长,精血耗伤,发枯脱落。所以用补肾益气,养肝活血之法。其中特用黑豆一味,补肾养血,益精。这病治疗时间虽长,但总有法可治,只要坚持下去,是能把斑秃治愈的。

斑秃

中医认为,斑秃属“头风”范畴,其发生多与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情志不遂、思虑太过等因素有关。

病位在头部毛发,与肝肾密切相关。关于斑秃的病机,历来各医家的说法不一,如:明代陈实功在其晚年所著《外科正宗》记载斑秃的产生是“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诸病源候论》说:“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故谓之鬼剃头”。唐宗海在《血证论·瘀血》中说“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王清任于《医林改错》中记载“头发脱落,……,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现代临床中多将斑秃分为血热生风,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血胜风燥,脾虚湿蕴、湿热互结等证型。另有学者认为,斑秃主要与阴血两亏相关,强调与肝肾不足,心肾不交的关系,同时卫气不固,风邪侵入体内,风盛则血燥,发失荣养会导致发焦枯脱落。

中医辨证认为斑秃主症为:

头发突然呈圆形或椭圆形成片脱落,边界清楚,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皮肤平滑光亮,秃发边缘头发松动易脱;少数患者发损区可不断扩大,以致头发全部脱落,甚至累及眉毛、胡须、腋毛等。

脱发范围由小而大,呈进行性加重,发区存留参差不齐、易于脱落残发,面色白,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气血两虚;头发焦*或花白,成片脱落,严重时可全部脱落,头晕耳鸣,五心潮热,尖眠多梦,腰膝酸软,盗汗遗泄,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肝肾不足;脱发前头痛或头皮刺痛,胸闷胁痛,夜寐恶梦,烦热难眠,妇女月经不调,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涩,为气滞血瘀;脱发较快,头部烘热,烦躁易怒,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血热生风。治疗斑秃以养血祛风,活血化瘀为主。选穴以局部阿是穴、督脉穴为主。穴位可选择阿是穴、百会、风池、膈俞、太渊。局部阿是穴叩刺可疏通患部气血,促新发生长;头为诸阳之会,百会为足太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配风池可疏散在表的风邪;太渊为肺之原穴,又“肺主皮毛”,膈俞为血会,二穴相配,补能益气养血.泻能活血化瘀。若出现气血两虚,可配伍足三里、三阴交;肝肾不足配肝命、肾俞;气滞血瘀配太冲、血海;血热生风配血海、三阴交等等。方法一、旱莲草20克(鲜晶量加倍)。用清水将旱莲草洗净,加热蒸20分钟,取出冷后放人75%酒精毫升内浸泡(冬春浸3日,夏秋浸2日),然后过滤去渣,即成咖啡色酊剂,瓶装备用。使用时先用棉签蘸上药液涂搽患处,待干后用七星针在脱发区上连续轻轻叩打,手法宜均匀,不宜忽快忽慢,忽轻忽重,针尖宜平起子落,不能歪斜,以免划破皮肤,每次叩打至皮肤潮红为度。开始每日涂搽药液3次(早、中、晚),七星针叩打2次,不宜间断。待新生的头发日见增加时,可改为每日搽药2次,叩打1次,直至痊愈。方二、生姜6片,生半夏(研末)15克。先将生姜擦患部1分钟,稍停,再擦1--2分钟,然后用生半夏末调香油涂擦之,连续应用一个时期,直至生出头发为止。方法三、茯苓克。将茯苓烘干,研为细末,瓶装备用。每次服6克,1日2次,或者于睡前服10克,用白开水冲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烦人的斑秃,应该怎么辩证论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