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是进攻的长矛,是防御的盾牌。当自己潜力重磅炸弹专利权受到威胁,正处于修美乐专利悬崖过渡期的艾伯维,唯一的选择便是快速“一网打尽”。
据外媒报道,艾伯维近期正在起诉五家知名仿制药企,其中包括山德士和印度太阳制药,以保护其免疫“新星”Rinvoq(乌帕替尼)的专利权。艾伯维称,有关乌帕替尼的30多项专利被五家仿制药企侵犯,且五家公司已向FDA提交了乌帕替尼仿制药上市申请。年年报显示,美国关于乌帕替尼的物质组成专利预计将于年到期。另外FDA橙皮书资料显示,乌帕替尼的专利保护期将到年3月。
如同过去10年极力捍卫修美乐专利权那般,颇有运用专利来延长和维护产品利益经验的艾伯维现在正神经紧绷,紧盯那些对市场竞争造成威胁的对手。
乌帕替尼专利战开启
制药商经常以年销售额是否超过10亿美元来衡量一款产品的潜力。大型制药公司拥有少数这样的“重磅炸弹”,而成功的生物技术公司可能只有1个或2个。如何延长支柱产品在市场中的独占地位并保持其持续的畅销,是拥有重磅炸弹产品的药企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保持对旧药物的独占比找到一种新的重磅炸弹药物更容易。”反对专利滥用联盟执行主任马修·莱恩(MatthewLane)认为,相较于研发成本来看,支付专利律师提交申请的费用只是杯水车薪。而专利上的攻守之道,促成了艾伯维、安进等MNC的蜕变。
口服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便是艾伯维现有产品中极具潜力的一款重磅产品,与另一款产品IL-23单抗Skyrizi(瑞莎珠单抗)可以说背负了改写艾伯维因关键产品专利问题而业绩增长乏力的使命,是艾伯维用于回答“顺利渡过专利悬崖危机,找到下一个高增长引擎”的潜在答案。
乌帕替尼最早于年8月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至今约有7大适应证获批上市。上市以来,该产品销售表现一路高歌。仅从去年及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现来看,乌帕替尼和瑞莎珠单抗都有着强劲的增长态势,颇被市场看好。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乌帕替尼销售额为27.14亿美元,同比增幅约55%,已超去年全年。艾伯维曾预计,年,乌帕替尼的销售额将超越75亿美元。
艾伯维也在该产品上投入了较大的心血。据其在法庭上的描述,这家MNC已在乌帕替尼研发上投资了30多亿美元,覆盖了超45项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今年5月,美国FDA已批准乌帕替尼用于治疗对一种或多种TNF抑制剂应答不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成人患者,此次获批是乌帕替尼在胃肠病学、皮肤病学和风湿病学领域获FDA批准的第七个适应证。除此之外,艾伯维预计乌帕替尼治疗巨细胞动脉炎的III期临床试验将于明年年初公布,而近期关于乌帕替尼治疗脱发疾病斑秃的III期临床试验也已正式启动。
能够看出,乌帕替尼业绩取得高增长离不开艾伯维高效率的适应证布局和拓展。自乌帕替尼和瑞莎珠单抗两款产品上市后,艾伯维延续了此前的“爆款策略”,对其进行了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等多个大适应证的“头对头”研究,并挑战成功。
年2月,乌帕替尼在中国获批首个适应证,用于治疗成人以及12岁以上的青少年中重度、难治性特应性皮炎,该产品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特应性皮炎的JAK口服抑制剂,标志着中国特应性皮炎开启了口服靶向治疗新时代。截至目前,乌帕替尼已在国内获批5项适应证。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由于缺乏创造性,乌帕替尼中国化合物专利被宣告无效(专利号为6的专利权全部无效,专利号为0的专利权部分无效)。去年底,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针对以上两个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无效宣告请求,通过双方近一年的证据和反证较量,最终得出“专利无效”的结论。在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中,四川国为便抓住了“创造性”这一关键问题。
“焦虑”的艾伯维
从修美乐,到伊布替尼,再到如今的乌帕替尼,艾伯维在守护专利、维护核心产品销售方面一直较擅长。
修美乐无疑是展示艾伯维专利能力最好的例子。修美乐在美国的核心专利本应于年到期,核心专利到期通常会引发生物类似药竞争对手的进入。但艾伯维通过建立与该药物相关的其他项专利,使该期限延长了六年。这六年,修美乐的年销售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总计约为亿美元。
中间有很多小插曲。比如年,安进就想成为第一个分羹者,遭到艾伯维的侵权指控,最终结果是双方同意将上市时间推迟到年1月。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