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玩友在后台发来私信,问道,“存放一年的葫芦没打皮,会影响包浆上色吗?”说实在的,这个问题搞得小编有点措手不及。原以为葫芦打皮的做法早已深入人心,没想到有些新玩友对这方面尚没有概念,所以有必要把葫芦打皮的问题再做下说明。
很多人都喜欢葫芦包浆后的红润光泽,须知这层包浆其实产生于葫芦第二层表皮上,而第一层表皮,则是需要在葫芦成熟采摘后刮掉。为啥要把最外层的表皮刮掉呢?首先,外皮含有蜡质成分,有它在,葫芦内部水分很难挥发,时间一长就会生长霉菌,葫芦也就花掉了。其次,外皮会随着葫芦干燥而逐渐脱落,如果带皮把玩,保不齐今天这里脱落一块,明天那里又脱落一块,搞得葫芦好似斑秃一般,岂不是非常难看?因此只有打完皮再把玩,形成的包浆才能稳固。
没有打皮的葫芦,表面已经完全花掉了。打皮前,需要观察葫芦皮的颜色。泛白证明葫芦已经完全成熟,打皮后抽缩的可能性较小。而表皮为翠绿色,建议还是放一段时间再打皮,这时候葫芦内部水分较大,打皮后很容易抽掉。待到葫芦嘴的最上端颜色轻微变深以后,再进行打皮。
葫芦表皮泛白,证明成熟度较高。这是小编买过的一把小葫芦,可能是采摘过早,拿到手还是绿油油的,打皮后没能保住,抽掉了。
打皮的过程就比较简单了。可以找一张塑料卡片,银行卡、公交卡都可以,从顶端开始依次刮掉外皮即可。打皮时要细致,确保葫芦表面没有残存。小编的做法,是在打完皮后再用卡片二次轻刮葫芦表面,这样很多细小的皮屑也会被去掉。打完皮后摸上去会感觉到葫芦表面略微发粘,这是外皮留下的胶状物质在作怪。可将葫芦放在清水中,用刷碗的清洁布擦拭即便,就能去掉那些物质了。
葫芦外皮刮开后呈卷曲状,成熟度高,皮的厚度越薄。
打完一遍后仍会残留皮屑,需要二次检查然后刮掉。
打皮后,要把葫芦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切忌太阳暴晒或者穿堂风直吹,否则葫芦内部水分过快挥发、压力失衡,很容易造成葫芦由外而内“坍缩”,俗称抽了。一旦葫芦抽掉,也就没有什么盘玩价值了。有些资深玩友买到青皮,如果不是很有把握保证葫芦不抽,他们宁可不打皮,也不让葫芦打皮后抽掉。
抽掉的葫芦葫芦打皮一周以后,整体颜色由青色转变为淡黄色,这时就能拿到太阳下晾晒了。待到葫芦颜色黄里透红,就能上手把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