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0后开始脱发医生建议生活规律保证睡眠 [复制链接]

1#

脱发年轻化:

第一批90后真的秃了

脱发似乎触动了年轻群体敏感的神经,“90后中年脱发”等话题受到热议。男性脱发的原因一般跟遗传或者环境有关系。女性脱发的原因更复杂,跟免疫、内分泌、营养、甲状腺、雌孕激素等都有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智杰

年的最后一天,朋友圈集体晒起了18岁的照片,甄明也凑了热闹,发布了两张还有浓密头发的自己18岁时的照片,以及一张脱发产品头发纤维粉的截图,配上文字“18岁不重要,密发粉最重要”。

这不是他第一次在朋友圈自嘲自己的头发。去年9月末,《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在朋友圈刷屏,出生于年的甄明也看到了这篇文章,身为脱发大军的一分子,他随即分享,并附上两个字“嗯,对。”很快他收到朋友的评论,“心酸……”

甄明令人心酸的脱发,是从4年前开始的。年夏天,他刚从美国留学回来不久后第一次发现,头发少了很多,而且又细又软,出汗后会黏在一起,很难打理,过去他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当时的女朋友嘲笑甄明头发少,甚至拉他去做头发护理。

他觉得作为男生不应该过分在意头发,但是在经历了考研、妈妈生病、找工作以后,近两年他的发际线越来越靠后,加上身材肥壮,如果不刻意解释,客户都想当然地以为他是80后甚至70后。最近,甄明照镜子的时候可以看到头顶的头皮,主动跟妈妈提起要去看医生。

“这一代人比他们的父辈的脱发来得要早”

最近,脱发似乎触动了年轻群体敏感的神经,除了“90后中年脱发”等话题受到热议外,翻看微博,不少人的新年愿望都是“脱贫脱单不脱发”。去年10月底,清华大学也在校内发起有关脱发的问卷调查,最终收到份反馈,近6成的人感觉自己有不同程度的脱发,近4成的人感觉自己的发际线发生了后退。

年底,淘宝参考产品创意、话题性、用户反馈、销量、覆盖人群等因素,评了40个“淘宝时代宝贝”,其中“年度拯救中危(即中年危机——编者注)宝贝”就是头发纤维粉,在42万购买者中,90后群体占4成。

尽管以上网络话题有些仅仅是出于自嘲,但从医学角度看,脱发人群年轻化现象确实正在发生。

医院皮肤科周城介绍,20岁以上的男青年中,约25%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脱发;到了50岁,这一比例升高至约50%。脱发的种类很多,比如斑秃、化疗引起的生长期脱发、因头部疖肿或外伤瘢痕形成的瘢痕性脱发等。

而目前网上大多数年轻人抱怨的脱发是雄激素性脱发,也被称做脂溢性脱发、遗传性脱发或者早秃,是一种常见的毛发疾病。这种病的患者不分男女,但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周城曾写道,这是目前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的秃发类型,平均约每5个中国男性中就有一个患病,皮肤科门诊90%以上的秃发都属于本病。

原首都医科医院皮肤科主任赵俊英从事皮肤科医疗和教研32年,她说,医院看脱发门诊的病人不多,而且年龄大多都在50岁以上,40岁左右的人都少。年,她明显感到脱发门诊病人尤其是年轻男病人增多,于是她便带领团队在当年做了几个相关的研究课题。

赵俊英团队整理了从年6月至年12医院皮肤科就诊的位雄激素性脱发病人的资料,发现这些病人的发病年龄最小16岁,最大57岁,平均30.07岁,其中以20~33岁居多,超过6成比重。

广医院脱发治疗中心谭凤明等人于2年做过《男性型脱发例临床分析》,这里的男性型脱发指的就是男性雄激素性脱发。他们整理了年1月到年12医院脱发专科门诊的病人,显示发病年龄在15~25岁之间的人占77%,比以往研究的男性型脱发时间提前。

赵俊英曾经看过一个30岁左右的病人,她按照惯例询问脱发原因,“你父母脱不脱发?”对方委屈地回答,“脱发,但是我父母脱发时都很老了,都五六十岁了。”

这个现象在皮肤科很常见。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付兰芹从年开始看脱发。而近两年,不仅脱发门诊的病人变多了,也更加年轻了。“二十一二岁就开始脱发,二十四五岁脱发比较明显,感觉这一代人比他们的父辈的脱发来得要早,脱发确实是在年轻化。”

甄明的爷爷也脱发,但悲伤的是,他记得爷爷去世时的头发比自己现在的还要多。

除了脱发时间提前,周城观察到,现在年轻人掉头发的速度更快了。过去的病人,无论年龄大小,大多是在10~20年间头发慢慢变少。而现在来就诊的年轻人,有的连续加班半个月,或者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1~2个月头发就会掉得很明显。

男性患者更多,女性更焦虑

都是雄激素性脱发,男性和女性脱发的特点不太一样。男性主要表现是前额发际线向后移,或者头顶部的头发持续减少或者变细。而女性脱发主要是头顶的毛发持续减少和变细,少部分表现为弥漫性头发变细,而发际线不后移。据统计,在雄激素性脱发人群中,男性患病率为21.3%,女性仅仅为6%。

虽然患病率低,但医生发现,女性对于脱发的焦虑和求治意愿要比男性高很多。周城不止一次遇到女性患者把自己掉的头发收集起来,在门诊捧给他看,而这个情况在男性患者身上从未发生过。

豆瓣上有一个叫“人人都有好头发——一起怼脱发!”的小组,成立于0年,目前成员已经超过20万,是目前豆瓣上关于脱发的人数最多的小组。如果浏览话题,你很快会发现,这里绝大多数是女性成员,大家共同的目标是找到解决女生头发稀少或者掉头发的秘方。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叫“为了拯救脱发,你都尝试过哪些怪招?”90后用户“樱桃肉丸子”的回复获赞最多。她曾购买霸王防脱,为了头发,她几乎用过了从中国到韩国,再到日本和欧美的各种常见洗发水品牌。听说生姜和黑芝麻可以生发,她也买回家,用生姜擦拭头皮,用生姜熬汤洗头发。“人家漂亮的美少女头上传来一阵洗发水的香味,我的头上传来一股生姜味,绝望。”最后她选择就医,医院排了四个小时的队伍看脱发。

今年26岁的周文璐把自己社交账号的名字改成了“你的头漏了一个洞”,年12月31号下午,她发状态说,“现在自己赚钱的动力就是去买生发液了。”

5年夏天周文璐大学毕业,刚工作那会儿,她经常早上起床都会发现枕头上有头发,随手梳一下,也能掉下来几根,当时周文璐并不在意。直到去年,身边有人对周文璐说你头发不多了时,她才惊恐地意识到,头发越来越少,她真的脱发了。她上网搜补救的办法,买生发液,往头皮上抹生姜,洗发水换了又换,再也不敢随便烫染头发,生吃黑芝麻,但还是阻止不了掉头发。

周文璐敏感,虽然从不熬夜,但她每天晚上都做梦,醒来心情失落,低头一看,头发又掉了很多。

医院原皮肤科主任赵俊英注意到,相比女性而言,男性患者更淡定。她常听到他们讲,“我爱人(或我妈)说我头发少了,让我来看看。”当然,现在的年轻男性也更加注意自己的“颜值”,脱发容易显老,这也是促使他们就医的一个动因。而女性一般都是自己强烈要求来看医生,她们往往面带愁容,十分焦虑,觉得脱发影响形象,在治疗上肯花时间、肯砸钱。

男女性面对脱发有不同的反应,一方面是天生性格使然,例如女性更加敏感。周城也总结了其他原因,比如女性掉的头发长,洗完头能看到地上一大堆头发,就容易恐惧。而男性头发短,没看到也就觉得无所谓,不知不觉就秃了。此外,男性脱发发病率高,大家都脱发,自己也就容易接受了,而女性发病率低,反而压力更大。

周城补充说,男性脱发的原因很简单,一般跟遗传或者环境有关系。女性脱发的原因更复杂,跟免疫、内分泌、营养、甲状腺、雌孕激素等都有关系,很多时候需要医生多问、多查。“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病因越不清楚,对于病人来说越焦虑。”

精神神经因素是脱发年轻化的催化剂

事实上,多数脱发病人除了掉头发并没有其他病症,更不会致命。相比父辈不急于求医的情况,付兰芹认为,当下80、90后面对脱发格外在意,是因为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高了。

互联网也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过去人们以为脱发治不了,现在年轻一代在网络上可以获取更多的方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