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过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缺了一块的经历。小心!!!可能是得斑秃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如今80、90后是脱发主力*,60%的男性在25岁之前就出现了脱发现象,在30岁前出现脱发的比例更是达84%,比上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前了20年,脱发已呈低龄化趋势。其中斑秃是造成脱发的一种常见疾病,与常见的脂溢性脱发不同的是,斑秃更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其对患者生命安全不构成威胁,但可加重患者精神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
斑秃为病人突然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脱发区,患处皮肤光滑,无炎症、瘢痕和鳞屑,部分患者可在短期内进展为全头皮头发脱落,称为全秃,少数患者可进展为全身毛发的迅速脱落,称为普秃。斑秃患病率约为2%,患者焦虑和抑郁倾向较高,其发生年龄不固定,病人群体大多集中于儿童及青壮年,中医古籍中称斑秃为“油风”、“鬼剃头”等。1
中西医对斑秃的认识
1、中医
中医认为,本病总由情志郁结,过度劳累,精亏、血虚或血瘀,导致发失所养而发病。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斑秃的产生“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发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诸病源候论》说:“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故谓之鬼剃头”。唐宗海在《血证论·瘀血》中说“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王清任于《医林改错》中记载“头发脱落,......,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
2、西医
西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主要与以下几点相关:
1)内分泌失调:斑秃症状可单独产生,同样也可以与其他内分泌疾病并发,例如甲状腺疾病可造成斑秃的产生。
2)遗传因素: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斑秃病人中大约8.4%~25.0%有阳性家族史,其一级亲属患斑秃的几率比正常人高。
3)精神因素:外国学者通过对斑秃病人的精神压力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后发现,斑秃病人人格特征方面差异显著,且发病前其精神应激事件发生率显著较非斑秃病人高。
4)微循环障碍:毛发的产生与生长依赖于头皮的重组和血液供给,头皮微循环与斑秃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5)免疫功能异常:斑秃属于免疫类疾病的一种,有研究显示,斑秃病人皮损部位存在以巨噬细胞和T细胞为主的炎症浸润。
2
治疗
一、一般治疗
避免精神紧张,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并发炎症和免疫性疾病,则应积极治疗并发的炎症或免疫性疾病。
二、中医治疗
1、内治
中医辩证常分血虚风燥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治疗上实证以清热通瘀为主,血热清则血循其经,血瘀祛则新血易生;虚证以补摄为要,精血得补则毛发易生。
2、外治
1)中药搽剂:《外科正宗》所载主治斑秃的药方由海艾、薄荷、藁本、甘松、菊花、防风、蔓荆子、荆芥、藿香为组成,有研究者以此为主方,制成75%酊剂涂擦患处,取得不错疗效。
2)梅花针: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消毒梅花针以同心圆方式反复移动叩刺脱发区,予弱到中度刺激,以患处皮肤潮红、微出血为度。
3)毫针刺疗法:研究表明,局部阿是穴和辨证选穴治疗斑秃也有明显的疗效。
此外,火针、穴位注射、灸法、耳穴压丸也可用于治疗斑秃。
三、西医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1)2%或5%米诺地尔溶液、10%辣椒酊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毛发生长。
2)糖皮质激素外用或皮损内注射。
3)接触致敏剂:中至重度的斑秃,常用地蒽酚和二苯环丙烯酮,以诱导发生接触性皮炎导致病变部位毛发再生。
2、系统治疗:胱氨酸、泛酸钙、维生素B族口服有助于生发,可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白芍总苷等。对于中重度成人患者,酌情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也有一定作用。
3、光电治疗:有研究报道PUVA疗法、长波紫外线、光动力疗法、点阵二氧化碳激光等均对斑秃有一定治疗效果。
3
预后
斑秃的病程与预后因人而异,轻度斑秃患者大部分可自愈或在治疗后痊愈,部分患者呈缓解与复发交替,部分患者脱发逐步加重,形成终生秃发状态。欧美研究结果显示,34%~50%的轻症患者可在1年内自愈,但也有14%~25%的患者病情持续或进展到全秃或普秃。全秃及普秃自然恢复率10%。一般病程2年者对治疗反应差。
总而言之,斑秃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现自己出现斑秃的症状时,不要过于紧张,及时就医,找到脱发原因,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安佳旭,王雅清,张洲,吴英楠,白美娇,于希*.斑秃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14(04):-.
[2].中国斑秃诊疗指南()[J].临床皮肤科杂志,,49(02):69-72.
[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文中所有图片均源自网络,侵删
-END-
*莺教授坐诊时间
成医院
星期一上、下午;星期二上午;星期五下午;
星期日上、下午
(医院